<em id="v337q"><source id="v337q"><option id="v337q"></option></source></em>
<big id="v337q"></big>

<strike id="v337q"><legend id="v337q"></legend></strike>

<form id="v337q"><th id="v337q"><track id="v337q"></track></th></form>

搜索信息

搜索貼子

搜索新聞

搜索店鋪

搜索商品

搜索團購

搜索新聞
國際職教大會
當前位置:職教網 ☉ 國內新聞 ☉ 綜合資訊 ☉ 高考志愿怎么填?大學生就業報告“指路”

高考志愿怎么填?大學生就業報告“指路”

2020-07-22 11:19    來源:網絡轉載    作者:未知    閱讀:114次    我要評論

[導讀]來源|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:黃名揚 每經編輯:楊歡 2020年高考出分在即,志愿填報成為此時的頭等大事。當下一個普遍的觀點是,把將來就業作為填報志愿的首選。 近年來,高校畢業生人數連年攀升,就業壓力加大。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達874萬人,同比增加40萬人。 什么專業最熱門?什么專業好就業?今天(7月20..

來源|每日經濟新聞

每經記者:黃名揚 每經編輯:楊歡


2020年高考出分在即,志愿填報成為此時的頭等大事。當下一個普遍的觀點是,把將來就業作為填報志愿的首選。

近年來,高校畢業生人數連年攀升,就業壓力加大。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達874萬人,同比增加40萬人。

什么專業最熱門?什么專業好就業?今天(7月20日),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和智聯招聘,共同發布了一份《2020年第二季度應屆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》(以下簡稱“《報告》”)。

當中呈現了今年應屆畢業生就業的熱門行業、區域和城市,也點出了暫時性“供過于求”的就業領域,以此為鑒,或許能給正做選擇的“準大學生”一些參考。

選什么專業?

財務、法律競爭激烈,新職業、新基建缺口大

所謂“金三銀四”。受年初疫情影響,今年應屆生的春季求職“黃金期”相應推遲,應屆生求職也受到了較大影響。

通過計算CIER指數,即勞動力市場職位空缺(職位供給)與求職人數比例,《報告》指出,與去年相比,今年一、二季度的應屆生CIER指數,均要低于全國同期;尤其是二季度應屆生CIER指數降至0.95,明顯低于全國水平1.35。

在此背景下,一個明顯的趨勢是“新職業、新基建人才缺口較大,成為應屆生就業增長點”。

從各地黨政干部紛紛參與直播,為當地產品“站臺”,到各路明星和企業CEO“轉型”當主播……今年疫情期間,“直播經濟”似乎格外火。不久前,國家發布的9個新職業中包含了“互聯網營銷師”,其下還增設了“直播銷售員”工種。

“李佳琦們”轉正的背后,是就業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?!秷蟾妗凤@示,本季度該行業對于應屆生的招聘需求,同比、環比均呈成倍增長趨勢,需求分別增加了349%和300%。

此外,以5G、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“新基建”,作為國家重點投入的發展領域,也帶動了相關行業的就業規模。

根據《報告》,本季度互聯網/電子商務、通信/電信/網絡設備、電子技術/半導體/集成電路等行業,表現出較好的就業形勢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財經類專業作為近年來學生報考的熱門專業之一,反映在應屆生群體中,財務/審計/稅務職業的同比申請人數增幅超過100%。

《報告》指出,由于供給端高校應屆生學習會計、法律等相關專業的人數較多,但需求崗位有限,導致就業競爭較為激烈。

但從薪酬來看,財經類專業仍有不小的吸引力。在今年應屆生起薪排名前十的行業中,與財經專業相關度較高的銀行、基金/證券/期貨/投資、保險等,仍然穩居前列。相關行業剛畢業的平均月薪,均在8000元上下。

選哪個區域?

長三角、珠三角吸引力增強,求職數上浮超五成

“經濟活力或國際視野更高的城市,未來或許能給高校和學生,帶來更多的前沿信息和前沿支持?!比绫本┐髮W經濟學院教授、北京大學數字經濟與區塊鏈實驗室首席專家曹和平此前所說,在目前條件下,志愿填報中“城市和高校權重可能更高”。

具體到就業層面,發達地區的機會越多,競爭也可能越大。《報告》指出,東部和中部地區,同比投遞人數分別增加了44.6%和82.0%,但招聘需求卻同比下降了17.3%和8.6%。這也使得這兩個地區應屆生的就業競爭尤為激烈。

相較而言,東北地區盡管本季度招聘需求有所上漲(11.3%),但遠低于求職申請人數增幅(77.1%),因此相關指數環比降幅大;而西部地區,無論從同比還是環比來看,應屆生CIER指數均變化較小,僅出現小幅下降。

在新的全球化時代背景下,城市群日益成為參與全球競爭與國際分工的全新地域單元,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核心地區。

此次《報告》中特別給出了京津冀、長三角以及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相關就業指數。

從同比來看,長三角、珠三角地區CIER指數下降明顯。

在招聘需求端,本季度京津冀地區同比上升了8.6%,但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分別下降了25.6%和24.9%;

在求職供給端,長三角、珠三角地區的增幅更加明顯,均在五成以上,分別高達56.3%和55.9%,京津冀則為17.6%。

因此,導致京津冀地區應屆生CIER指數同比降幅相對小,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降幅相對大。

選哪座城市?

一線城市應屆生起薪領先,二、三線漲幅明顯

不管是東西區域之分,還是城市群之別,放眼全國,一線、新一線、二線城市的應屆生就業競爭程度,仍呈依次降低的態勢。

從需求端來看,《報告》指出,一線、新一線城市應屆生招聘需求人數同比略有下降(分別為19.5%和17.3%),二、三線城市需求與去年同期持平。

但各類城市求職人數同比均有增加。特別是新一線和二線城市,更是成了大量人才的涌入地——兩者的求職申請人數,“同比增幅均超過了80%”。

基于此,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,以及杭州、南京、成都等新一線城市的應屆生,就業競爭相對激烈。

《報告》指出,本季度應屆生CIER指數較高的城市為二、三線城市,例如南昌、洛陽等,這些城市的CIER指數均要高于1。

但也有例外,在應屆生就業景氣較差的城市中,貴陽的應屆生CIER指數最低,僅為0.27。

薪酬是衡量應屆生就業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。根據《報告》的抽樣數據,今年二季度應屆生薪酬逐漸回升。

其中,一線城市應屆生平均起薪最高,為8227元;新一線、二線、三線城市薪酬逐漸遞減,分別為6807、6310和6244元。

3月之后,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應屆生薪酬變動較小,二線、三線城市薪酬上升顯著。

此外,《報告》顯示,由于職業或行業的人才缺口較大,在一些城市,某些職位“學歷不限”或僅要求大專學歷,其薪酬卻相對較高。

以上海為例,其“學歷不限”或要求大專以上的職位,應屆生起薪均值高于本科崗位。這也間接反映出應屆生就業市場存在明顯的結構矛盾。

(注:文中數據圖均出自《2020年第二季度應屆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》)

來源|每日經濟新聞

發表評論:

本站客服
回到頂部
91免费网站在线看入口黄